如何看待《红楼梦》中林黛玉的“出世”和薛宝钗的“入世”?
一、说林黛玉出世是不对的,所谓出世是看透或厌烦了人世生活,或隐居或出家或自杀,总之是避开人世。林黛玉却是一心求爱,想和贾宝玉过恩恩爱爱的幸福生活,这不叫出世。至于薛宝钗费尽心机想安排好自己的后半生,没想到却嫁给了一个最没有用的废物,不仅养不了她,最后还甩了她,幸亏被花袭人供养才算没饿死。
二、再次感谢支持匿名大秀才,老师,网友们。大家欢聚头条高兴就好。愿大家美天多有好❤心情。再讲林黛玉出世和薛宝钗入世之前,先提一下贾宝玉原形曹雪芹啊!曹雪芹的祖上是靠太高祖曹彬的后裔发的迹,曹家世代深得康熙赏识,世代为官,直到雍正上朝为皇帝,曹家由于弃旧主投新主,这关键时刻走错路子,下错棋盘。哪谁知新主不喜欢曹家,曹雪芹祖上曹寅由于国库太多亏空,加上元妃省亲,几次皇帝大驾亲临,再加平时不节俭,太过于铺张浪费奢侈一切用度豪华,富贵如油,锦衣玉食,鮮花着锦,烈火烹油。就像贾府里所描述的,白玉为床金作马🐴,珍珠变成土,金如铁,花银似海水。太过于腐败,铺张。于是乎!雍正皇帝一声令下☞下旨抄了曹府。俗话说得好“树大招风,天道轮回。水满则溢,月满则缺。”最重要的是宫里的靠山倒啦!因此曹公写的《红楼梦》里的贾府实际上就是写的自家生活亲身经历过的往事。所反应的是当时末代封建社会礼仪最大的讽刺,是封建社会腐蚀的一部百科全书。《红楼梦》里的一切往往把它与曹家的兴衰相联系起来。曹家与皇家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。曹公曾经经历过锦衣玉食,富贵尊容的日子。曾经曾历过一番梦幻,家世兴盛与衰败。随后低落到喝粥度日,靠救济生活,颠沛流离,背井离乡,家破人亡,一落千丈,从社会的最高处跌落到社会的最底层,真真是一场红楼一场梦呀!昨日还穿金戴银,灯红酒绿,满身珠翠叮咚。今日却是破衣遮体,住进陋室。全家靠喝粥度日。真真感叹人世沧桑,苍茫大地,风云多变那!在这大起大落中,他饱尝了人间冷暖,看透了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。正因为如此,在他家庭败落,番然醒悟,回忆起似梦非梦的日子,思考着无尽的繁华往事,终于耗尽❤心血写出了这部反应末代封建社会世间百态的旷世奇书。它对于曹雪芹的快速成长,真是个最好的鞭鞑最好的教育呀!于是一部旷世奇书因此而流传于世。于是乎!引出了《红楼梦》的引子:>3<开辟鸿蒙,谁为情种,不知风雨情浓,趁着这耐何天,伤怀日,寂寥时,试谴愚终,因此上演出这个怀金悼玉的红楼梦。啊啊……啊啊啊!一个是爛菀仙葩,一个是美玉无暇,如说没奇缘,今生偏又遇着他,如说有奇缘,如何❤心事终虚化。啊……啊啊啊!一个枉自磋叹,一个空劳牵挂,一个水中月,一个镜中花。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,怎经得秋流到冬尽,春流到夏。啊……啊啊啊!真真是声线优美美,清靓靓,甜醉醉,舒情情,柔雅雅。凄凄切切,伤叹叹。好曲好曲,不是九月九的酒不喝都得醉,思绪思绪,久听久久歌如梦再听早入痴。于是又引来了多情公子偏牵连。贾宝玉下尘世,宝玉原是太虚境内上天碧霞宫神瑛侍子转世。因女娲补天落一頑石青埂峰下,经过漫长风吹雨晒日照早有灵性。只因漫漫长长的岁月日复一日,朝来暮往倍感寂寥,百般清幽。便生俗念,老想到尘世看繁华。颠跛僧道再三劝导,没用,只好答应。于是颠跛僧道二仙便把頑石变成晶莹剔透通灵宝玉,将其送至贾府正赶上王夫人产下一子正啼哭不止,颠跛僧道二仙到得贾府,随后为贾家新生儿取名宝玉,便送与通灵宝玉让其佩戴,此宝贝称护身符。这便是神瑛侍子转世的贾宝玉。真应了那句:一石頑石落补天,朱门生玉贵三千。好说到此处,闲话少叙,各位看官,村姑卖了这么久的关子,该轮到我们的林妹妹出场了,剧说林妹妹乃上天三清河岸一株绛珠草,只因生长在三生石畔,由于长年得不到阳光雨露均沾,晨雾风吹既将枯萎,被碧霞宫的神瑛侍子看到,由于每天来用晨露水浇灌,故绛珠草由于长其吸阴气之晨露雾水,得阳气天地之精华,因久而久之,得也长成碧色青垄吸天地之灵气,自身灵气聚得多了于是便有了灵魂感性。因此可以幻化成人形。当看到颠跛僧道二仙带着通灵宝玉下到尘世,于是乎!我们的金陵十二钗都随着下到尘世繁华人间里。我们的林妹妹就是绛珠仙草转化是也。于是乎!便有了林黛玉进贾府,金陵十二钗之首,大家来看看我们的林妹妹出落的怎样?是如何的标致,瘦弱弱细腰杨柳,眉如黛眼如烟袅袅婷婷,轻如燕似云飘逸。弱不禁风又楚楚动人,一凝眉目深幽幽。披一袭杏白披风,上穿浅紫淡裳,下着素白裙。恰似那清幽幽,水灵灵,纤巧巧,柔雅雅,凌秀秀,婀娜娜,轻衬步。并且五官精致,回眸含笑很倾城的碧波仙子般,出淤泥而不染。周瑞家的赶上前搀扶,众丫鬟惊叹含笑,提水的丫鬟惊慌乱措手不及水的洒落。自此一个鮮花般灵秀生动惹人怜爱的林黛玉便在贾府住了下来。和我们的宝玉一见钟情朝思暮想晨伴起来。真真一个爛菀仙葩,一个美玉无暇。用她那无尽的眼泪从秋流到冬尽,从春流到夏。如说没奇缘,今生偏又遇着他,如说有奇缘,如何❤心事终虚化。最后为宝玉花谢花飞叶飞尽,泪干泪尽木变枯>3<☞玉带林间挂,金簪雪里埋。质本洁来还洁去,强与污峱陷渠垢。尔今死去侬收葬,它日死去知是谁?花开遇见路难寻,阶前愁煞葬花人。愿奴膝下生双翼,随花飞到天尽头,天尽头,何处有香秋,莫如尽然收艳骨,强与污峱 陷渠垢。林黛玉最后泪流尽回归上天又幻化绛珠仙草。林黛玉是清清白白的来,楚楚怜怜,干干
净净的走,这一凡尘走一遭,,原本为还泪报恩而来,恰恰应这句>3<质本洁来还洁去。好一个清幽高雅超凡脱俗清风亮节的美。这里再来讲薛宝钗的入世。薛宝钗是怎么来到贾府呢?首先先来看原由。只因近日崇上书尚侍礼,征采才能降不世之龙恩,除娉选妃嫔外,皆得亲名达部,以备选择为宫中公主郡主入学陪侍,充为陪善赞善之职。薛宝最初是为选秀女而来到家府小住,薛姨妈先本意来到贾府只是暂住,而来是想和王夫人叙叙旧,这两个姐妹多年未见着,叙叙家常也是常理中。没曾想这一住下就是几年。这里有个原由:自薛蟠父亲死后,各省中的卖买承局,总管,伙计人等,见薛蟠年亲不懂事,便趁机拐骗起来。京都几处生意于是逐渐萧条。薛蟠素闻京都乃一繁华之地,正思一游,一来送妹妹待选,二来望京。三来亲自部入清除旧帐。后来因薛蟠惹了官司嘛!薛宝钗入选秀女才落了空。所以才在贾府住了下来。而且这一住就是几年。这里先看看薛宝钗与林黛玉有何不同?林黛玉是天生丽质,菱花镜里形容瘦,郁郁寡欢,多愁善感的美,仿佛置身桃花源,风露清愁,秋水出芙蓉。而薛宝钗又是另一种风韵的美:凝眸一泓秋水碧,眉如翠羽,肤如凝脂,妩媚娇羞,秀色掩古今。真是→_→云想衣裳花想容,无❤心看花花也羞。☜一嫳一笑一含眸,微微一笑很倾城微微一笑百媚生那。林薛二美真真是天香国色,明媚多姿聪慧过人,各有千秋呀!林黛玉真个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,美的是如此仙气飘逸超凡脱俗,清清淡淡如月宫仙子玉树临风而又飘飘幽幽。而大美人薛宝钗一是自带丰润杨贵妃的华贵倾城之美貌,有艳冠群芳之貌。明艳不可方物哟!原创于十月十五号早晨!😄😄😄😄🙏🙏🙏🍃🍂🍂🍂🍂🍂🌥️🌥️🌥️🌦️🌦️
三、主角。是在庞大的荣,宁二府中发生的复杂的事情的主线。是作者表现红楼梦主旨的中心。是在精神和行为上贯穿整部家族史的主心骨。是引发经久不息的争论的主角。是红楼梦最为悲伤的故事。 故事的主线 最后两人的形象和一(判词也是两个人同一首:可叹停机德,堪怜咏絮才,玉带林中挂,金簪雪里埋),是贾宝玉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 1.在《红楼梦》中,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,都存在着A、B两面。从表面上看,黛玉应该是清高的、孤傲的、叛逆的;但骨子里,她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世俗名利、地位和声望的追求。宝钗则正好相反。从表面上看,似乎有些“圆滑世故”;但骨子里,她却实在是一个耿介孤高又愤世嫉俗的女子!在小说里,每至关键时刻,真正敢于坚持个性,以至于给家长们留下诸如“忌讳”、“离格”、“不祥”之类负面印象的,几乎总是宝钗;而明确表示自己渴望“邀恩宠”、“独立名”的,几乎总是黛玉。《红楼梦》全书又恰恰以宝钗的《螃蟹咏》骂世最狠,以黛玉的《杏帘在望》“颂圣”最力。这无疑是作者对钗、黛深层次性格的一种暗示。 2.从客观能力上看,宝钗显然比黛玉更善于处世,更善于解决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。但从主观意愿上看,黛玉对各种世俗利益、名位的关注和向往,却又远远强过于宝钗。相对而言,宝钗比黛玉处于更为优越的位置。但宝钗却根本不屑于尘世的争名夺利,甚至不屑于元妃的特别恩赏;反倒是黛玉连小小几枝宫花,都要斤斤计较,非得比出个势利不可。一个是世俗世界中的理想主义者,一个是理想世界中的世俗主义者。所以,我们说,在《红楼梦》(脂评本原著)中,宝钗是“身处世内而心向世外”,黛玉是“身处世外而心向世内”! 3.从形象解构的角度来看,黛玉身上其实更多地承载了儒家士大夫文化的某些特质;而宝钗身上则更多地体现了老庄哲学的审美观。黛玉是外道内儒,宝钗是外儒内道。所以,作者用“有凤来仪”与儒家皇权意识的“双关暗合”,来暗点了黛玉性格中更为真实的一面;又以“蘅芷清芬”颇具道家色彩的“未扬先抑”、“别有洞天”,揭示了宝钗“淡极始知花更艳”的人格魅力。 4.钗、黛以上这种性格上的交错、反转的关系,犹如《周易》中太极图所揭示的哲学原理:世间万物,俱负“阴”而抱“阳”。而且,“阴”中有“阳”,“阳”中有“阴”。“阴鱼” 的“鱼眼”,恰恰为“阳”;“阳鱼”的“鱼眼”,恰恰为“阴”。由此,亦可以看出《红楼梦》之于中国传统文化,尤其是老、庄、尹、列之道家文化的尽力汲取之态。 5.在小说中,袭人、晴雯、金钏、小红,俱为钗、黛的影子人物。其中,金钏的真情与烈性,正与宝钗相通;小红的心机与世故,正与黛玉相通!袭人、晴雯,作为钗、黛的一对“外影”,对映了她们各自性格的“正面”;而金钏、小红,作为钗、黛的一对“内影”,则照出了她们性格中的“另外一面”。作者此种设计,亦是《红楼梦》之“风月宝鉴”性质,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一种直观体现。 6.《红楼梦》本是“才子佳人”小说的对立产物。作者尤其反对那种“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,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”的庸俗模式。但后人对《红楼梦》的解读,特别是许多“拥林派”评红家对《红楼梦》的解读,却恰恰陷入了所谓“才子”、“佳人”加“小人”的思维定势之中,有意无意间就要把宝玉、黛玉、宝钗分别同这三种角色对映起来。而袭、晴、金、红四影结构的存在,特别是金钏与宝钗、小红与黛玉之特殊关系的存在,对于打破以上这种固化的成见,恢复原著的本来面目,无疑有着正本清源的意义和作用。 7.曹雪芹的一生始终处于“出世”与“入世”的双重困境之中。在理智上,他看得透功名利禄乃至男女情爱的虚妄,但在情感上,他又放不下对往昔繁华以及旧日情缘的留恋。而钗、黛两位女主角的设置,就多少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这种两难。排除枝节的差异,从更为抽象的角度来看钗、黛,她们亦与作者一样,均徘徊于“出世”与“入世”之间。她们又同为“敏感的弱者”,都生活在一种小心翼翼的、惟恐受到伤害的生存状态之中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作者才“使二美合一”,将她们看作了一人。这也就是脂砚斋所说的“钗玉名虽二个,人却一身,此幻笔也”(庚辰本第42回总评),以及畸笏叟所说的“将薛、林作甄玉、贾玉看书,则不失执笔人本旨”(庚辰本第22回眉批)。 8.然而,作者却并不满足于仅仅将自己内心的困境表达出来,他还时时考虑着如何用理智来战胜情感,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。这样,原本“合一”的钗、黛二人,在小说精神救赎的主题上,又出现了“分殊”的情形。其标志即是看她是否成功地接受了“癞头和尚”及“跛足道人”这一僧一道的点化。黛玉是点化之路上的失败者。她拒绝了“癞头和尚”为她设计的疗病方案,反而代之以服用世俗的“人参养荣丸”等药,其结果是终其一生也不能摆脱世俗占有欲和小儿女之情的困扰,只能在尘网中越陷越深。宝钗却成功地接受了癞僧的点化。她的“冷香丸”乃集尽四时白花之蕊,雨、露、霜、雪,甘苦二味,苦修苦炼而成。这象征着她在历尽人间甘苦、世态炎凉之后,能最终超越一切世俗之情的羁绊,而以一种大知己之爱和巨大的自我牺牲精神,去推动宝玉悟道、出家,复返大荒。诚如脂砚斋所说:“历着炎凉,知著甘苦,虽离别亦能自安,故名曰冷香丸。又以谓香可冷得,天下一切,无不可冷者。”(戚序本第7回双行夹批)很明显,二者的高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应该说,曹雪芹本人的情况,更接近于前者,但后者才是他所追求和向往的那种理想之态。 9.钗黛的A、B两面性,也同样反映在了她们的爱情方面。这就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三角关系:宝玉与黛玉“似近而实远”,宝玉与宝钗“似远而实近”!从表面上看,宝玉与黛玉好似心心相印、呼吸相通;但实际上,他们在内心深处却始终存在着一种更为深刻的隔膜和疏离。宝玉把黛玉当作唯一“不说混帐话”的知己。可事实上,黛玉的头脑中却并非没有所谓的“混帐思想”,她也并非真的不拿“混帐话”来劝谏宝玉。更重要的,在对待贾雨村一类“禄鬼国贼”的态度上,宝、黛二人的价值取向几乎判若天渊。宝玉宁死也不愿与贾雨村一类的人物相接触,而黛玉作为贾雨村的学生,却从未对她的恩师表示过任何形式的异议或不满。所谓“何幸邀恩宠,宫车过往频”,所谓“主人指示风雷动,鳌背三山独立名”,宝玉却显然不可能有黛玉这种“邀宠”、“立名”的思想!宝玉与宝钗的情形则正好相反。从表面上看,钗、玉二人好像“志不同,道不合”,没有什么“共同语言”;但实际上,他们的深层次性格中,倒反而蕴藏了更大的相近和共通之处!宝玉最厌恶那些贪鄙官僚。无独有偶,宝钗也是这么一个现实社会的激烈批判者。她的那首《螃蟹咏》即是对以贾雨村为代表的那些贪官污吏的最为尖刻的讽刺。宝钗劝宝玉读书仕进,并非是要他也成为贾雨村一样的“禄蠹”,恰恰相反,乃是希望他通过掌握权力,来惩治、消灭这些丑类。正所谓“酒未敌腥还用菊,性防积冷定须姜”是也。二人的选择看似相悖,其实却正好反映了其根本一致的立场!而更重要的是,宝玉、宝钗都对佛、道一类“出世”理念,有着几近于本能的偏爱。宝玉《天上人间》谜:“鸾音鹤信须凝睇,好把唏嘘答上苍”,关心的是来自仙家的消息。宝钗《镂檀锲梓》谜:“虽是半天风雨过,何曾闻得梵铃声”,则感叹世人难以领会佛法、禅宗的真谛。而事实上,宝玉对禅宗的最初感悟,也正是来自于宝钗的引导和推介(第22回,“听曲文宝玉悟禅机”)。宝钗对宝玉思想意志层面的影响,其深度和重要性,远远超过了黛玉。所以,脂砚斋才特别提醒读者注意:“钗与玉远中近,颦与玉近中远,是要紧两大股,不可粗心看过!”(庚辰本第21回双行夹批) 10.以上情形,也就决定了宝玉一生的情感,必然会有一个巨大转折的过程:由开初的独“专情”于黛玉,最终转向放弃这种“专情”,反过来与宝钗亦建立起同样的真情至爱。黛玉是宝玉富贵年少时,花前月下、卿卿我我的知己。而在宝玉贫寒落魄之后,能与他一道战寒斗霜、患难与共者,则不能不惟宝钗一人而已。显然,原著中这样的转折,应该发生在八十回以后的佚稿之中。但实际上,也用不着等到八十回以后,在现存的八十回本中,曹雪芹即为这一转折的过程,提供了多处暗示。譬如,甲戌本第8回题头诗《金玉姻缘赞》、第34回“宝钗探伤”、第35回“黄金莺巧结梅花络”、第58回“茜纱窗真情揆痴理”等等,都是这方面的明确例证。 11.上述这些暗示宝玉终将移情于宝钗的文字,与小说中那些看似表现宝玉独爱黛玉的地方,亦构成了“风月宝鉴”之“反照”与“正照”的效应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发现,原著中至少存在着以下六组针锋相对的正、反面文字组合:第一组:正面文字:《终身误》(第5回);反面文字:①《金玉姻缘赞》(甲戌本第8回题头诗),②《红楼梦引子》(第5回)。/第二组:正面文字:①宝玉拒斥湘云(第32回),②黛玉的心理活动(第32回),③宝玉“诉肺腑”(第32回);反面文字:①黛玉探伤(第34回),②宝钗讥讽贾雨村(第32回),③宝钗探伤(第34回)。/第三组:正面文字:“情中情因情感妹妹”(第34回);反面文字:“黄金莺巧结梅花络”(第35回)。/第四组:正面文字:“宝玉焚书”(第36回);反面文字:①黛玉劝学(第9回),②黛玉《騄駬》谜(第50回),③“薛蘅芜讽和螃蟹咏”(第38回)/第五组:反面文字:宝玉梦中的喊骂(第36回);反面文字:“通灵玉蒙蔽遇双真”(甲戌本第25回回目)/第六组:正面文字:“慧紫鹃情辞试莽玉”(第57回);反面文字:“茜纱窗真情揆痴理”(第58回)。——脂砚斋提醒读者:“观者记之,不要看这书正面,方是会看!”(庚辰本第12回双行夹批)又云:“是书勿看正面为幸。”(甲戌本第8回眉批)显然,如果读者仅仅从上面列举那些“正面文字”,来解读《红楼梦》,而看不见其针锋相对的“反面”,那么,十有八九是会把小说的本旨给弄颠倒的! 12.最后,作者以“莫怨东风当自嗟”和“任是无情也动人”,分别概括了黛玉、宝钗同宝玉的情缘。何谓之“莫怨东风当自嗟”?因为在曹雪芹的原稿中,宝、黛之不能结合,并非是出于什么外部势力的干涉。相反,贾母、凤姐等人,倒始终是“木石姻缘”的支持者。而恰恰是他们自己在深层次性格上的隔膜与疏离之处,才导致了其爱情上的“求全之毁”和“不虞之隙”。黛玉之未嫁而逝,绝非宝、黛的不幸,从某个意义上讲,倒是因此而避免了更大的悲剧!又何谓之“任是无情也动人”?因为如前所述,在原著后三十回佚稿中,正是宝钗凭借自己在禅宗、老庄一类“杂书”、“杂曲”方面的“博知”,启迪并引导了宝玉“悟道”,推动他出家为僧,进而得以复返大荒。——《山门·寄生草》、《邯郸梦·赏花时》二件,即为明证!在当时那个社会,一般妇女都是嫁夫从夫,终身相倚。宝钗既嫁宝玉,做了他的妻子,亦理当如此。可她这个做妻子的,却主动地引导了丈夫出家为僧。按世俗的观点,这应该是非常“不情”之举了。但宝玉却深知,宝钗的这种“不情”之举,倒恰恰是出于对他的一片至爱,一种感天动地的自我牺牲式的至爱!宝玉自己亦深深地为之感动。故而才以“任是无情也动人”,来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感情。而更值得注意的是,第63回,“寿怡红群芳开夜宴”,宝钗抽得“牡丹”签,黛玉抽得“芙蓉”签,那“芙蓉”签上,还特别注明:“自饮一杯,牡丹陪饮一杯”。“芙蓉”为何还必得“牡丹”陪饮呢?原因无他,因为在小说中,宝钗与黛玉又同为宝玉的知己。二人合起来,则构成了宝玉不同时期的最爱! 13.在《红楼梦》的“色”、“空”二字当中,黛玉主要代表了“色”的这一面,而宝钗主要代表了“空”的这一面。小说把钗、黛二人放在一起,实际上也就昭示了“色”与“空”两种精神对宝玉的吸引和争夺。宝玉、黛玉的“木石姻缘”,更多地同作者放不下往昔繁华的心态相联;宝玉、宝钗的“金玉姻缘”,却更多地与作者看得透人生虚幻本质的理智相通。所以,小说中“木石前盟”与“金玉良姻”,一个承载了作者的“悲情”,一个寄托了作者的“高情”!在《红楼梦》末回“情榜”中,黛玉得到的评语是“情情”,宝玉得到的评语是“情不情”,宝钗得到的评语是“无情”(“任是无情也动人”)。黛玉何谓之“情情”?因为她以“情”为情——以小儿女之情为情,以世俗之情为情,故终其一生也跳不出为情所困、为情所陷的孽障。宝钗又何谓之“无情”?此“无情”,非彼“无情”也。“无情”正是至情!看似“无情”,却是情到极点,感人至深。故又曰:“任是无情也动人”。而宝玉的“情不情”,就正好处于黛玉“情情”与宝钗“无情”(至情)之间。这也就是脂砚斋所说的“三人一体”的结构! 14.《红楼梦》问世至今已正好二百五十年。什么是这部小说最本真、最永恒的精髓?笔者以为,这既不在于《红楼梦》“批判”了什么“封建主义”,也不在于她“歌颂”了什么“伟大的爱情”。而恰恰体现于其所宣扬的“色空”思想之中。《红楼梦》的“色空”,是“大色空”,是包罗人间百态、世上万象的“色空”。其中,宝、黛、钗的故事,是“情”之“色空”。元、迎、探、惜的故事,是“运”之“色空”。王熙风的故事,乃“势”之“色空”。秦可卿的故事,乃“淫”之“色空”。如此等等。而红楼一梦,万境归空,给情天孽海里的痴男怨女们当头棒喝;替功名富贵场中的仕子儒生辈警钟长鸣;为普天下的失意者指引脱离苦海的道路;向尘世间的孤独人提供聊以慰籍的精神家园。这样的人文关怀,才是此书超越时空、超越社会形态而永放光芒的本质所在!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之最高成就的代表,《红楼梦》实在是有着无穷无尽的奇绝和神异。徜徉其间,即如我们在《弁言》所说的那样,笔者绝不敢自夸完全掌握了其中的多少奥秘,或者有什么“终结”红学的力量。而只希望以自己对此书的一些新发现,能给当前的红学研究,提供一个新的视角,带来几种新的思路。昔日,某西哲有言:“怀疑乃发现之母,迷信是求知之敌。”而梁任公引周鼎铭文亦云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,“但为真理,今日之我不惜与昨日之我一战”。笔者愿意将此二语,奉送给所有爱好《红楼梦》的朋友,亦回赠给自己,借以镜鉴、警醒之用。凡事多看看,多想想,这样才不会被那些传统的或流行的定见所左右,而不断能有新的发现、新的收获! 最后,再次向所有阅读这篇小文的朋友,表示深深的谢意!
30小时前
46小时前
27分前
60天前
42小时前